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
教学园地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教学园地 实验实训 正文

医学院实训室类型和配置(七)--药学实训室

作者:时间:2025-04-21点击数:

1.教学功能

理论知识实践化:为药学相关课程,如药物化学、药剂学、药物分析学、药理学等提供实践教学场所,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。例如在药剂学课程中,学生可通过实际操作,深入理解不同剂型(如片剂、胶囊剂、注射剂等)的制备原理、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。系统开展各类药学实验教学项目,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,像药品的称量、溶解、过滤、蒸发、结晶等操作,以及使用各种仪器设备(如分析天平、显微镜、离心机等)的技能,提升学生在药物研发、生产、检验等环节的实践水平。通过设计性、综合性实验项目,锻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药学问题的能力,培养其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,比如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制备一种具有特定疗效的药物制剂,同时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价。

2.科研功能

药物合成路线的探索、药物活性筛选、药物剂型改良等方面的研究。例如,在药物化学实验室中,科研人员可以尝试合成新的化合物,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,进而研究其药理活性,为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奠定基础。进行药物质量标准的制定与完善研究,运用先进的分析检测技术,对药物的纯度、杂质含量、稳定性等质量指标进行深入分析,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,也有助于推动药品质量控制水平的提升。协助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,比如将新研发的药物制剂进行中试放大生产,验证其在规模化生产条件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,为后续的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。

3.药品检测与生产模拟功能

可模拟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药企的质量检测环境,对各类药品(包括原料药物、制剂等)进行质量检验,检测项目涵盖鉴别、检查(如杂质检查、重量差异检查等)、含量测定等,依据相关标准判断药品是否合格,保障药品质量安全。

药品生产模拟:搭建类似药企生产车间的小型模拟环境,让学生熟悉药品生产的流程和规范,从原料药的预处理、药物制剂的配制到成品包装等环节进行模拟操作,了解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和GMP(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)要求。

配置

1.称量设备:如分析天平,能够精确称量药品的质量,其精度可达到毫克甚至微克级别,满足药物合成、制剂制备及质量分析等实验中对药品准确称量的需求;还有电子天平,用于称量相对精度要求稍低但用量较大的物料。

2.加热设备:常见的有电热套,可对圆底烧瓶等容器进行加热,适用于药物合成过程中的回流反应等操作;还有恒温水浴锅,能提供稳定的温度环境,用于对某些需要在特定温度下进行的反应或处理(如药物溶解、温浸等)进行加热控制。

3.搅拌设备:磁力搅拌器是常用的一种,通过磁力带动容器内的搅拌子旋转,实现对液体物料的均匀搅拌,在药物溶解、混合反应等过程中广泛应用;电动搅拌器则适用于需要较大搅拌力度的情况,比如高粘度物料的搅拌。

4.分离设备:离心机可利用离心力实现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,常用于从溶液中分离出沉淀的药物成分、细胞等物质;抽滤装置(包括布氏漏斗、抽滤瓶和真空泵等)则主要用于过滤操作,快速分离固体和液体,例如在药物结晶后进行过滤收集晶体。

5.光谱分析仪器:例如紫外- 可见分光光度计,可用于检测药物在紫外及可见光区域的吸收光谱,通过分析光谱特征来鉴别药物、测定药物含量等;红外光谱仪能测定药物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,进而确定药物的化学结构及官能团信息,常用于药物的定性分析。

6.色谱分析仪器:高效液相色谱仪(HPLC)是药物分析中常用的仪器,可对复杂的药物混合物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,尤其适用于那些热稳定性差、不易挥发的药物成分分析;气相色谱仪(GC)则适用于分析挥发性好、热稳定性高的药物成分,能准确测定其含量及杂质情况。

电位滴定仪: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,可用于药物中酸碱、氧化还原等各类滴定分析,准确测定药物的含量或纯度,具有精度高、自动化程度较好等特点。

学院地址:周口市文昌大道东段 电话: 0394-8511111 邮 编:466000
版权所有 ©河南科技职业大学医学院 豫ICP备09016128 豫周公网安备41160002120064